在关原之战中,东军与西军均由许多大名组织成联军,其中东军中的两位重要人物是黑田长政和细川忠兴。二人相互协作,共同力抗石田三成,这点在历史记载中屡屡提及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关原之战结束后,黑田长政与细川忠兴的关系却迅速恶化,演变为代代相怨,直到江户时代的末期,两家之间的敌视依然不减。究其原因,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。
尽管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,东军的主力力量多为丰臣部属的大名,而德川家康当时所处的局面相对不利,亟需改变日本当时的领地格局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德川家康一方面大幅提升东军大名的领土面积,另一方面则试图调整亲丰臣大名的领地位置。这一系列的调整最终导致了黑田与细川之间的深刻仇恨。
展开剩余76%在关原之战之前,黑田长政的领地大致以九州岛的中津城为中心,拥有十二万石的封地,而细川忠兴则统治着以本州的宫津城为中心的十八万石领地。宫津城地处近畿以北,竟有不可小觑的战略价值,德川家康自然不希望细川家继续占据此地。此外,黑田长政在战斗期间的某些表现也引起了德川家康的警觉,令他对黑田的手段倍感不安。
因此,德川家康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――将黑田长政从九州的中津城调任至名岛城,领地的石数也膨胀至五十二万八千石。与此同时,黑田长政原本所有的中津城则被德川家康转赠给了细川忠兴,此举使得细川的领地面积同样增加至三十九万六千石。然而,正是这一领地的再分配,种下了黑田长政与细川忠兴之间的仇恨种子。
在各种复杂的因素交织之下,黑田长政在离开中津城之前毫不留情地征收了领地内的全部年贡,连同财富一并带走。这一举动直接导致细川忠兴在接管黑田的旧领后,几乎没有任何年贡可以收取,予以其带来了巨大的困扰。这不禁令细川忠兴怒火中烧,他不仅向德川家康提出申诉,还开始酝酿出兵报复黑田长政。而黑田则在其新领地的边境驻扎了重兵,积极修建城防工事以应对潜在的冲突。
尽管德川家康的调解与威慑初步制止了两家兵戎相见的局面,但此后黑田长政与细川忠兴的敌意却依旧如影随形。黑田长政甚至开始禁止自己的家臣与细川家联系,这一禁令间接导致了黑田家大将后藤又兵卫的出奔。而细川忠兴则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,多次拘押黑田长政领地内的富商,逼迫对方偿还欠款。
纵然如此,黑田长政却不仅不予回应,反而在自己的福冈藩内大幅提高了税收,致使当地百姓承受的重负日益加重,纷纷逃往细川忠兴统治的小仓藩。这一现象极大地激化了小仓藩的社会矛盾,细川忠兴多次向黑田长政要求解决流民外逃事宜,但遭到了黑田的无视。由此,两家间的仇恨愈加深重,一触即发的战争几乎在所难免。
至元和8年(1622年),黑田长政因病去世,但双方的仇恨并未就此消散。江户幕府意识到黑田与细川的矛盾愈发难以调解,因此在宽永九年(1632年)将细川家迁至熊本藩,此举尽管有效减少了两家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,但仍未能松解彼此之间的深仇大恨,以至于熊本藩主在“参勤交代”之时不得不绕道福冈藩。
时光荏苒,直至元文元年(1736年),黑田家的福冈藩与细川家的熊本藩才达成初步的和解,熊本藩主在“参勤交代”时不再特意避开福冈藩。不过,自此以后,福冈藩与熊本藩之间的关系依旧冷淡,并没有因为这一和解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善,直到江户幕府的末期,这段历史恩怨依旧令人唏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喜配资-2020炒股配资-最可靠的股票配资-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